【人民日報客戶端】實踐課還能這樣上!鄭州科技學院“行走的藝術課堂”讓學生身臨其境
沉浸式景觀植物學實踐教學、主題探究式畢業設計調研,近日,鄭州科技學院師生開展實踐研學,積極探索藝術類實踐教學方式,把專業課堂搬到戶外,把理論知識延伸到社會“大課堂”中。

團隊成員聆聽河南知名藝術家陳永生老師講述嵩山及雷家溝文化
作為該校藝術學院鄉村振興設計研究團隊的一員,周聲濤同學跟隨團隊深入雷家溝開展畢業設計研討?!霸诶蠋煹膸ьI下,我們探訪了雷家溝老村的古屋、古街、古樹,調查了村內人居環境、山水資源、旅游產業,還和當地居民、村委會進行了深入交流?!痹撏瑢W表示,自己畢業設計的選題就是依據“活態復興”設計主題,結合當地綠色自然與生態優勢進行規劃設計,這次實地探究式學習讓團隊每個人都受益匪淺。

學生實地走訪雷家村
實踐是專業提升的“催化劑”,該團隊指導老師方建軍表示,同學們將課堂所學理論搬到現實中,進行“身臨其境”的學習研討,通過實踐學習讓學生們的選題更貼近實際、設計更接地氣。
在該校環境設計的課堂上,老師們結合《景觀設計》課程內容與專業特點,將課堂設在植物園里。在植物園科普宣教科和溫室組工作人員的協同指導下,同學們邊看邊聽邊拍邊學,學習認識常用的景觀植物以及它們的生長習性、辨別特征、文化內涵和美學價值?!霸谡麄€講解期間,我們用筆記、用相機拍下幾位老師所講解的植物樣貌,”同學們紛紛表示,自己親手觸碰到一些植物,切實感受植物與空間尺度,現在更加深入理解了許多以往課堂上所講授的理論內容。

學生在戶外課堂做好研學記錄
“環境設計專業是一門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專業,它涉及了建筑學、藝術學、植物學、心理學和城市規劃等多個學科專業。而作為景觀設計課程使用最多同時也是種類最為繁雜、形態和色彩最為豐富的設計元素——植物,是困擾同學們的問題之一,我們希望通過實踐在學生最‘頭疼’的問題上給予幫助?!痹撔K囆g學院徐凱瑞老師說道。
近年來,鄭州科技學院不斷挖掘藝術類專業實踐教學資源,積極搭建實踐教學平臺,鼓勵引導教師在教學中豐富載體、延展教學內容,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,構建實踐教學閉環,切實提高大學生的設計能力、動手實操能力以及行業技能,讓大學生在實踐中鞏固專業知識,錘煉專業技能。